水鸟数据、名录风波……29项草案激辩,《湿地公约》COP15新进展
本文来源于海潮天下(Marine Biodiversity)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LRbUctGg5R5GygssgodBUw
点击上方“海潮天下”关注全球环境治理前沿
本文约1900字,阅读约5分钟
《湿地公约》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(COP15)将于2025年7月23日至7月31日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。2025年7月26日,COP15在会议第二阶段进入实质性审议。截至当日傍晚,共有11项草案决议完成首轮审议,其中4项进入非正式磋商程序。在紧凑的日程下,与会代表围绕预算安排、技术机制、名录更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博弈,而分歧与共识在交锋中逐渐清晰。
先介绍一下:湿地公约(Ramsar Convention),全称为《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》,是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的政府间国际条约。该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(Ramsar)签署,并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。这就是为什么它也通常被称为“拉姆萨尔公约”。目前,已有170多个国家成为公约的缔约方。该公约的核心宗旨是通过各国采取行动和开展国际合作,来保护和明智利用全球的湿地资源,以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。最初,公约的重点是湿地作为水禽栖息地的重要性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范围已扩展到涵盖湿地保护和淡水问题的各个方面。

▲上图:城市中的湿地的日出。摄影:裘德卫(Saul Dewei chiu)
回到2025年7月26日的大会。说说最新的情况。
在诸多议题中,关于《拉姆萨尔名录》的草案成为最具争议的一项。多国代表对其合法性提出质疑,认为该案超越秘书处权限,有将湿地保护政治化之嫌。英国、欧盟等呼吁撤回该案,强调《湿地公约》应避免沦为地缘冲突的附庸。菲律宾与巴基斯坦也指出,该平台并非处理领土争端的恰当场所。这一草案的命运,现已交由秘书处法律顾问审查,预计下周初将有结论。
相比之下,水鸟数据更新机制方面的共识来得迅速而明确。由“水鸟估算伙伴关系”(WEP)牵头的相关草案获得广泛支持,尤其在数据共享、资金筹措与区域合作方面,各方积极表态。澳大利亚与英国宣布捐助,湿地国际(Wetlands International)和国际鸟盟(BirdLife International)也承诺提供启动资金。首份数据更新计划已初步成形,2027年新一轮全球水鸟估算工作预计将按时启动。
预算问题始终是缔约方大会的难点之一。在本届会议上,关于2026~2028年核心预算的增幅选择,依然未能达成统一意见。部分国家坚持0%名义增长,以缓解财政压力,但也有声音指出,通货膨胀正在削弱公约秘书处的实际运营能力。非洲国家联合提议9.6%的增长方案,瑞典则支持更积极的11.3%,警告“预算的冷淡态度”正在影响捐助者信心。

▲上图:Ramsar COP15大会现场剪影。©摄影:潘姝河 | 海潮天下(Marine Biodiversity)
值得一提的是,欧盟提出应公布长期拖欠会费国家名单,并考虑制定一定的后果机制。但此举遭到巴西、伊朗、墨西哥等多国反对,他们认为这有悖于多边机制的包容性初衷。在一片意见交锋中,一位代表直言:“不能因为财政问题把合作的门槛越设越高。”同时,中国和泰国等国也提出,开发更多替代性资金渠道,如推动私营部门参与、鼓励志愿捐赠等,是提升秘书处韧性的可行方向。
在此次大会的技术议题方面,关于《拉姆萨尔信息表》(RIS)更新机制的改革提案,获得了较大关注。代表们普遍认同,目前信息更新周期过长、数据格式繁复,已成为制约有效管理的重要障碍。澳大利亚牵头提出建立专门工作组,推动数据字段优化、自动化导入和用户友好型工具的开发。新西兰与欧盟则建议精简附录内容,保留最核心的部分。非洲与亚洲国家普遍关注数据主权问题,强调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须尊重地区现实与能力差异。
海潮天下小编注:《拉姆萨尔信息表》(Ramsar Information Sheets, 简称RIS)是湿地公约框架下的核心文件,用于系统记录和提交国际重要湿地(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,又称 “拉姆萨尔湿地”)的关键信息。

▲上图:在国际湿地公约的官网上,已经列出了2543处拉姆萨尔湿地(列入了《国际重要湿地名录》的湿地),总面积达257,983,528公顷。图源:https://rsis.ramsar.org/
围绕《2025-2034战略计划》的讨论尚处于初期阶段,但已有代表警示,部分关键措辞的分歧可能成为未来谈判的“隐雷”。与此同时,关于新任秘书长遴选程序是否应以大会决议形式确定,也引发意见不一。一些国家主张通过常设委员会决定,以保持灵活性,防止制度僵化。
本日会议中,关于加强《湿地公约》与《昆明-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》的协同机制,也成为关注焦点。中国、英国、印度等国表示支持;伊朗则建议加入关于沙尘暴跨界影响的内容,以呼应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(UNCCD)。不少国家还提出,应加强与气候、污染和水资源等议题的衔接,体现湿地保护的系统性价值。澳大利亚、南非等进一步建议,秘书处可主动与绿色气候基金、全球环境基金等国际融资机构建立合作机制,以破解项目融资瓶颈。
会场外,虽然议程紧张、话题复杂,气氛却出奇地平和。一位代表打趣地说:“在这阳光灿烂的湖畔营地,连争议都显得温和了。”有人将会议场地中静卧的鳄鱼比喻为“假象中的平静”——表面上和气,实则水面下的博弈依然复杂。
全球环境治理·前沿
海潮天下
Global biodiversity governance

声明:本文仅代表资讯,供读者参考,不代表平台观点。
资讯源 | Ramsar, IISD
编译 | 海潮天下
日期 | 2025.7.29

参考资料
https://www.ramsar.org/meeting/15th-meeting-conference-contracting-parties
https://enb.iisd.org/ramsar-convention-wetlands-cop15-daily-report-26jul2025
https://sdg.iisd.org/events/15th-meeting-of-the-conference-of-the-contracting-parties-to-the-ramsar-convention-on-wetlands-cop15/
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
如需转载或全面开白名单,请在后台联系小编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