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语写作(28)在童年倒影里照见自己

当目光初次触图片中的书籍,那本叫《小糊涂》书籍的封面,那片暖橙色的田野便似有魔力,拽着人一头扎进庞余亮笔下的童年世界。
封面上方,孩童踢毽子的灵动剪影,与飘散的草叶、简洁的文字相融,像童年记忆里不经意撞见的美好瞬间,模糊又清晰,瞬间勾起翻开书页一探究竟的渴望。
《小糊涂》,作者庞余亮,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。
01
庞余亮,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。1967 年 3 月,庞余亮出生于江苏兴化,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政教专业。毕业后,曾在乡村任教15年,因为个子矮、年龄小、长着一张娃娃脸,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“小先生”。之后,他还担任过江苏靖江电视台法制频道记者,现任靖江市政协副主席。此外,他还是《诗刊》社第十八届青春诗会成员,鲁迅文学院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学员。
庞余亮创作体裁广泛,涵盖小说、散文、诗歌、童话等。著有长篇小说《薄荷》《丑孩》《有的人》等,散文集《半个父亲在疼》《小先生》等,诗集《开始》《比目鱼》等,童话集《银镯子的秘密》等。他在《小说选刊》《人民文学》《诗刊》等众多知名刊物上发表小说、散文、诗歌近200万字,散文《半个父亲在疼》入选中国文学作品排行榜。他还曾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、第七届柔刚诗歌年奖、第九届冰心散文奖等诸多文学奖项。
从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,多年来他一直没有放弃阅读与写作。在最寂寞的青春时代,他坚持训练自己,相信“1万小时定律”,通过阅读对喜爱的文学作品进行“拆解”和“组装”,完成各种体裁的自我训练,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,这份对文学的热爱与坚持贯穿他的人生。
他的作品,尤其是写童年和乡村生活的作品,能将生活中细碎平常的事物与场景描绘得生动鲜活,充满感染力。在《小先生》中,他记录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充满童真童趣的瞬间,让读者能感受到乡村教育土地上蓬勃的生命力;在《小虫子》里,他把陪伴自己饥饿孤单童年的小虫子当成食物、敌人、朋友,展现出独特的童年视角。
02
《小糊涂》作为第三部,延续着对童年细腻的凝视。他以自身童年经历为底色,用文字编织出一个属于“小糊涂”,也属于无数读者童年倒影的世界。
书中,“小糊涂”的生活场景铺满烟火气:在田埂上追着蚂蚱奔跑,看炊烟慢悠悠爬上天空,听大人们唠着庄稼收成与家长里短。故事里,有“小糊涂”因分不清麦苗和韭菜闹的笑话,有他守着生病的小鸡整夜未眠的执着,也有和小伙伴们在池塘边“寻宝”(实则是一堆稀奇古怪的小石子、破瓦片)的欢乐。这些细碎日常,像一颗颗晶莹的露珠,折射出童年最本真的模样——懵懂、纯粹,满是对世界不加修饰的好奇与热爱。
庞余亮借“小糊涂”的眼睛,悄然传递着独特的童年哲学。“小糊涂”看似稀里糊涂,分不清复杂的人情世故,搞不懂大人们口中的“道理”,可正是这份“糊涂”,让他保留着对世界最直接的感知。他会为一朵野花的盛开欢呼,为一场春雨的降临雀跃,在大人觉得“无用”的事物里,发现生命最本真的美好。
书中藏着这样的深意:童年的“糊涂”,是未被成人世界规训的清醒。那些大人眼中的“傻事”,实则是对纯粹热爱的坚守,是对生命最初的敬畏。当“小糊涂”执着于数清天上云朵的形状,当他为受伤的小鸟忧心忡忡,他不是糊涂,而是以最本真的方式与世界对话,提醒着读者,莫让成长的“精明”,弄丢了对生活原始的热爱与共情。
翻开《小糊涂》,像是推开一扇通往童年旧时光的门。读着“小糊涂”的故事,童年的碎片纷纷涌来。那些曾经以为早已遗忘的瞬间——夏天午后偷摘的桑葚,沾在嘴角的紫渍;和小伙伴吵架又和好,手拉手奔跑时扬起的尘土;为了一只迷路的小猫,在街角徘徊许久的焦急与心软……都在书中找到了共鸣。
阅读时,会忍不住笑“小糊涂”的天真傻气,可笑着笑着,眼角又泛起湿热。那是因为,在“小糊涂”身上,看到了曾经的自己。我们都曾是“小糊涂”,带着对世界的懵懂热爱,在生活的溪流里跌跌撞撞,收集着细碎的美好。后来,我们在成长中学会了“清醒”,学会了权衡利弊,却也在不经意间,弄丢了那份对一朵花、一只鸟纯粹的在意。《小糊涂》像一面镜子,照出我们丢失的珍贵,也照见重新拥抱纯粹的可能。
写在最后
《小糊涂》不只是一本讲述童年故事的书,更是一场对生命本真的唤醒。它让我们明白,童年的“糊涂”,是生命最初的宝藏。在成人世界的忙碌与复杂里,我们需要时常回望这份“糊涂”,重拾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。
就像书中“小糊涂”即便面对生活的波折——比如心爱的小物件丢失,比如遇到不懂的“大道理”困惑,也依然能很快被一朵新开的花、一声清脆的鸟鸣拉回对生活的热爱里。这份韧性,这份对美好永不餍足的捕捉力,正是生命最该坚守的底色。
再看《小糊涂》,那片暖橙色的田野仍在心底蔓延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年龄几何,都该留一方“小糊涂”的天地给自己,在那里,装着对世界的赤子之心,装着未曾被磨灭的热爱,让我们在岁月洪流中,不至于迷失,始终能看见生活里闪烁的、如童年般珍贵的微光。
附以下是从《小糊涂》中精选的10句金句:
1. 睡在空泥瓮里的饿孩子,他总是睡不着。他把自己蜷曲成一颗蛋的模样。还是睡不着。这世上,有许多失眠的蛋。
2. 所有的馋孩子都有天才般的嗅觉。他的鼻子就是导航仪,即使闭着眼睛,他也不会迷路的。
3. 麦田的床可比黄泥瓮里的床舒坦多了。更重要的是宽敞,自由。怎么打滚都可以随心所欲,滚再多的滚也不会有黄泥瓮的逼仄和狭小。天下的麦田怪圈圈全是馋孩子干的。
4. 犟孩子抬头看了看天,天上有几朵无事可做的云。没有神仙。如果有个神仙来到他的面前,如果神仙对着他手中的泥狗子吹上一口仙气。
5. 那年赖在院子里被雨淋的那个犟孩子更像一只斑点狗呢。斑点狗,斑点狗。再后来,无论遇到多糟糕的事,犟孩子只要想到他曾经做过斑点狗,他的心情就会莫名其妙地好转起来。
6. 世界有多沧桑,童年就有多天真。
7. 无用的人只能饿肚子。
8. 艾绳的驱蚊效果比蒲棒好。当着母亲的面,他详细说明制作方法。所选艾草必细而高,割下后暴晒两日。待软了,用榔头把硬艾秆捶熟,而后一根一股,两股搓成艾绳。
9. 油菜籽是怎么长成油菜花的,他熟稔于心呢。浅褐色的像血滴一样的油菜籽,种到土里,只需三天就出土,是一对嫩绿的小耳朵。过了一天,小耳朵展开变成两只小巴掌。“小巴掌的掌心,又是一堆嫩绿的小巴掌。等新的小巴掌展开来后,原来的一对小巴掌被踩在下面了。新的小巴掌的掌心又是同样的魔术,继续是新巴掌。”
10. 他是这个穷家的第十个孩子。原来很有用呢,藏过稻,藏过麦,也藏过糠,能装几千斤稻麦呢。现在,既笨重又无用。
版权声明:
作者:dingding
链接:https://www.techfm.club/p/223815.html
来源:TechFM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