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深圳故事(未完)

深圳让我成为更好的老师,也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。刚来深圳那半年,住学校宿舍,每晚翻阅《深圳晚报》《晶报》是我为数不多的休闲方式之一,副刊是我最爱的版面,生活随笔、城市见闻让我更了解这座城市。看多了有些蠢蠢欲动,从小喜欢码字的我,试着手写了一篇《枣树的记忆》,用办公室电脑转成Word文档,再去网吧发邮件给投稿邮箱。一通操作下来,虽说麻烦,但真的被编辑看上,我的处女作发表在2000年11月某日的《深圳晚报》上,那天晚上,刚熟悉起来的一位同事挥舞着手中的报纸,兴奋地对我说:“颖瑶,我刚看完你的‘枣子’!我老家也有很多枣树!”她是甘肃人,红枣是她家乡的特产,因为这篇文章,我和同事一下子拉近了距离。也因为这篇文章,给我注入了继续写作的动力,深圳的台风、街头的芒果树、古玩城等相继变成铅字出现在报纸上。和编辑熟悉后常去副刊版块的BBS,写作爱好者在这里潜水、冒泡,交流文字与生活,我的写作水平得到快速提升,除了记录真实生活的随笔,虚构性的故事与小说发表在当时深圳最热门的刊物《女报》、《新故事》上,第一次领到一篇八百元的“巨额”稿费,有种压抑不住的窃喜。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