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件细节:破解电影灵魂的密码
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,经常会发现有些物件会在电影里反复出现,比如《遗愿清单》里的咖啡,《卧虎藏龙》中的青冥剑,《歌剧魅影》里的面具和音乐玩具猴,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》里的水龙头等等。这个时候,这些物件已不再是普通物件,它们被创作者升华为物件细节。
一、什么是物件细节?
当一件普通的物件,被创作者精心设计、周密安排,使之与人物和事件联系在一起,和人物的命运相关联,并与情节一起推动剧情发展,这时,普通的物件升华为物件细节。物件细节是为人物、剧情服务的艺术元素,具有象征意义,有着多种艺术价值。
二、物件细节的艺术价值
美国剧情片《遗愿清单》讲述了两位罹患癌症的老年男士,在得知自己顶多只有1年的生命之后,决定离开医院,一起去完成他们未竟的遗愿清单。这是一部由死反观生,探讨生命意义主题的电影。咖啡作为一个重要物件细节,被巧妙地设计在了故事中。

下面我将以这部电影为例,讲述创作者如何用咖啡来塑造两位主人公,如何把咖啡编织在了叙事结构里,助推情节发展,寓示电影主题。这部被称为“高分烂片”的影片,其实在它好莱坞烂俗的外表下面,灵魂还是挺文艺的。
(一)、塑造人物性格
1. 两款咖啡代言两位主人公的Logo标识
《遗愿清单》中两位主人公卡特·钱伯斯和爱德华·科尔的出场,都是由咖啡代言的。

在电影的开篇,卡特画外音出场,接着一个旧咖啡罐的大特写,随后卡特的左手伸向这个旧咖啡罐,镜头从咖啡罐往上摇,顺着卡特的左手,一路大特写到卡特的脸部。

爱德华的出场,紧随其后,在电影3分38秒处。同样是从咖啡和手的大特写开始,爱德华右手拿着金色的保温壶,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一个镶着金边,精致的白色陶瓷意式特浓咖啡杯,咖啡杯配有金色的杯托,他把咖啡倒入杯中,镜头同步他举杯的动作,跟着咖啡杯往上摇到他的脸部。

电影中两个主人公出场的镜头,都是大特写从咖啡摇到人脸,好似带动观众的眼睛,在咖啡与人脸之间画了一条连线,暗示咖啡等于人脸,咖啡被设计成了两个人的品牌标识。
2. 咖啡寓意人物动机和人生价值取向。
影片通过两位主角偏爱不同类型的咖啡,寓示了他们不同的人生哲学或者说生存方式。在美国,咖啡是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饮品,它象征着生活。对不同类型咖啡的选择,暗示着生活方式的取舍。同时,咖啡是一种提神饮料,可以给人活力,因此咖啡也可以是精神动力的象征。
卡特弹烟灰的旧咖啡罐,是他喜爱的乔克坚果速溶咖啡的包装罐。速溶咖啡极具烟火气,大众触手可及,具有亲和的特点,与卡特以关系为中心的人生价值取向相衬。
爱德华喜欢的是麝香猫咖啡,一款昂贵的奢品咖啡。再加上人物出场时配套的金色咖啡具,以及后面出现的金光闪闪的奢华虹吸壶套装,透着屏幕,你都能闻到爱德华身上散发的钱味。
这些细节都是对爱德华的亿万富豪身份,以及他以赚钱为人生动力的具象化表达。
3. 咖啡道出人物性格特点
由于主人公精神的内核,是由完全两种不同的人生动力所驱使,自然他们的性格特点会有截然相反的面相。
(1)卡特的性格特点
卡特喜爱的乔克坚果咖啡,英文是Chock Full of Nuts Coffee。Chock是巧克力(chocolate)的英文昵称,巧克力甜美,象征亲密的感情,西方情侣有互赠巧克力的习俗。体现卡特亲和、体谅,注重关系的性格特点。
nuts除了坚果的意思之外,也有激情、热爱的意思。比如英文成语be nuts about意思是对什么痴迷、热爱的意思;暗示卡特是一个热爱生活人。
此外,卡特喜爱的咖啡名称Chock Full of Nuts Coffee,俏皮、一语多关语,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,烘托了卡特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。他博学,诗意,机智,幽默,他的对白经常是一语双关。
(2)爱德华的性格特点
在爱德华的出场戏里,他倒完咖啡后,夸张地用手扇咖啡杯口闻香,然后说:麝香猫咖啡,世界上最罕有的饮料。随后他逼迫坐在他身旁的助手闻、喝他手中的咖啡,但这一切发生的场景不是在咖啡店或者任何日常场所,而是在一个董事会上,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场,操控会议进展的节奏。他要收购一家医院,原本一张床的病房,全部改成两张床,无视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的抗议, 必须实现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。他已经将10多家公立医院私有化。爱德华是当今资本主义的代表,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人。
爱德华迷恋的麝香猫咖啡,又叫猫屎咖啡,是由印度尼西亚麝香猫粪便中的咖啡豆加工而成。原本麝香猫是一种野生树猫,饭后甜点吃点咖啡果,排便在大地上,人类捡来洗干净,把经由猫消化过程而发酵的咖啡豆,烘焙成咖啡。物以稀为贵,在市场成了最昂贵的咖啡。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,人类圈养麝香猫,进行工业化生产,逼迫香猫咖啡不停地吃咖啡果,手段极端残忍,有些麝香猫因此发疯,自残或互相撕咬。
为此,麝香猫咖啡映射了爱德华对金钱的变态追求,他的贪婪与残忍,对他人的控制与剥削。他是一个极度自恋,性格粗暴的人。他离过四次婚,独身一人,他说他和自己的工作结了婚。金钱是他的真命妻子。他没有能力维持关系,唯一的女儿和他断绝了来往。
二、咖啡参与叙事结构,助推情节发展

咖啡在整部剧中出现过七次,第一次在(0:03:38)开篇部分,标识对两位主人公的象征;第二次在(0:06:31)爱德华入院之初,爱德华的助手汤姆把整套奢华的咖啡虹吸壶摆在病房的飘窗台上。暗示爱德华对金钱的迷恋。

第三次: 爱德华化疗前
第三次(0:15:18)是爱德华化疗前,卡特问那虹吸壶是啥?爱德华说做咖啡用的。卡特问还有别的作用吗?爱德华回答说没有别的用。暗示爱德华对金钱的态度开始发生改变。

第四次(1:05:54)是在印度泰姬陵两人对话讨论死后是土葬、还是火化,卡特坚定希望自己死后火化,骨灰装在旧的乔克坚果咖啡罐,埋在风景好的地方。卡特说:乔克坚果咖啡,你有钱也难买到更好的,朋友。爱德华笑着说:别那么肯定。在这段对话中,爱德华说出了卡特喜爱的咖啡的广告语:乔克坚果咖啡,天堂般美味的咖啡。这段对话既暗喻了乔克坚果咖啡是最好的人生归属,也为结尾埋下了伏笔。

第五次(1:18:10)他们俩结束实现遗愿清单的旅行,各自回到家中,卡特的家是黄咖色系,温暖,有妻子为他开门。而爱德华一人回到蓝色调冰冷的家,猫屎咖啡袋没有了咖啡豆,打不开吃预制盒饭,暴怒,把盒饭砸了个稀巴烂,金光闪闪的咖啡虹吸壶了无用处。暗示金钱买不来家的温暖,爱德华第一次因情伤流泪。

第六次(1:23:52)卡特最后一次入院,爱德华前去探望,卡特问爱德华:你还在喝那个奢侈咖啡吗?然后给了爱德华一张关于麝香猫咖啡的介绍,要他读出来。爱德华读完后说:你恶心我(You’re shitting me)。卡特回答:树猫逼我这样做(Cats beat
me to it)。两人大笑至笑出眼泪(完成遗愿清单中的一项)。屎(Shit)一语多关,首先是麝香猫咖啡虚有其昂贵之名,猫屎而已;其次人类对树猫残忍,迫使猫借卡特之口讥讽人类吃猫屎,还以此为荣,毫无品味不说,实在恶心。这段对话暗示卡特对爱德华金钱观的解构,是对当今资本至上,消费主义的价值观的嘲讽。

第七次(1:31:10)是在影片结尾处。爱德华的助理汤姆带着爱德华的骨灰攀登喜马拉雅,把它与卡特的骨灰一起放在了喜马拉雅山顶,盛装两人骨灰的都是是乔克坚果速溶咖啡罐。暗示爱德华的转变。
由此可见,咖啡既标识了爱德华的转变过程,也寓示了他从偏执麝香猫咖啡,到选择旧乔克坚果咖啡罐作为他的最后归属的象征意义。
三、暗喻电影主题
在《圣经》的描述中,上帝七天创世,电影中七次关于咖啡的意象,暗示爱德华在心理意义上的一次重生。两个乔克坚果咖啡罐,暗喻爱德华从自恋走向了关系。
此外,电影的首尾都出现了乔克坚果咖啡罐,以及相同的喜马拉雅山远景和一段相同内容的卡特画外独白,让叙事结构形成了一个首位衔咬的闭环,有如埃及传说中衔尾蛇、暗喻生死循环,寓意生命生生的不息,向死而生。揭示了电影由死反观生,探讨生命意义的主题。

电影的主题是抽象的,其具象化的表达被称为母题。在《认识电影》这本书里,作者贾内梯指出:“母题是……隐设的象征,它有系统地在结构中重现”。 《遗愿清单》里的咖啡母题,就是这一电影艺术手法的完美示例。
总之,反复出现的物件细节具有象征意义,是电影主题、思想、情感等抽象意念的代言和嘴替,同时服务于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推进。物件细节是深度理解一部电影的密码。而破解密码的第一步是看到它,然后从剧情发展,与人物的关系,电影主题及象征意义等四个层面去体验电影,反复观看,慢慢体会破解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不但可以领悟一部电影的思想和艺术意趣,同时也给自己带来观影体验的深度快乐与愉悦。
观影是一种体验,言说不如行动。下面请在《卧虎藏龙》、《歌剧魅影》、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》三部电影中选一部,在观影过程中,关注一下《卧虎藏龙》中的青冥剑,《歌剧魅影》的面具和音乐玩具猴,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》的水龙头,在电影中的出现频次和时间点;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?如何为电影人物、情节、主题服务?期待你分享你的答案。

《卧虎藏龙》中的青冥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