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教育的四种样态

文/日月

2025年,中国教育白皮书颁布以后,我们对未来教育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。关于未来教育将具有四种样态,即科技赋能,人文润心,家校社协同育人,天地自然。

科技赋能。未来教育的方向是通往科技的,也叫科技赋能。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学校中共生共存。答案是双向赋能。我们做为一线教育工作者,要学会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界痕的相互转化与实践应用。这样才能让科技为教学、为教育、为学生更好的赋能。

人文润心。未来教育的方向是通往人文艺术的,也叫人文润心。它的核心是如何让学校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气息。人文是通向爱的,生命之间需要相互的尊重,相互的爱,而艺术是通往美的,美和爱是AI技术无法替代的。人文艺术是通往共同的生命体验,让我们的感悟是积极美好的,教育好的学校要给孩子丰富的体验,体验活着是什么滋味,体验生活的艺术之美,人性之美。让孩子在一个包容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环境下逐渐成长,让教育有爱、有光、有声、有色,五彩斑斓。

家校社协同育人。未来教育的方向是通往家庭、社区、社会的,这叫家校社协同育人。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学校教育里、家庭教育里和社会教育里三力融合中打破旧体系,创建新的体系。我们只有及时搭建与家长信息畅通的桥梁,建立一种学校、家庭、学生信息互通互知的现代化结构体系。才能形成家校育人的和力。只有聚集、发挥家校社的共同力量,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,教育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,教育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。

天地自然。未来教育的方向是通往天地自然的,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找回失落的自然,让育人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。要通过校园四季活动的设计,让24节气走进课堂,进教学,进学校文化,走进孩子日常生活,变为他们生命成长的自然资源。我们要打破学校坚固的壁垒,推到学校的围墙,让孩子走出学校的温室,走出书本知识的殿堂,走向自然,走向社会,走向多样的世界,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,让学习浸润在生活的大环境中。让孩子不断去增见识,长眼界,问世道,畅未来。

未来教育的新样态。也为我们重新规划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愿景和目标。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,课堂是什么样态,学生素养及学科素养如何达成。等等,诸多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,我们要与时俱进,闻风而动,及时调整思路,瞅准愿景,改变自我,建构学校教育教学的新样态。为国家强大、美丽、富饶添砖加瓦。

版权声明:
作者:siwei
链接:https://www.techfm.club/p/209299.html
来源:TechFM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