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舒服的一双鞋是59元买的

自从大学毕业高跟鞋成为必选项以后,买、鞋子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
我的脚36码,倒也中规中矩,但是很瘦,而且是所谓的没有脚后跟,不是系带的,脚后跟就挂不住的样子,特别容易磨破。

在小市场买过一双高跟鞋,还是和妹妹一起搞价买下的,第一次穿着去应聘,差点死在路上。没走一步就是煎熬。大概从那时候开始,已经把品牌鞋写在我的默认选项上。

大学时候买过一双达芙妮的凉拖,那时候还是达芙妮一统江湖的时候。白色的,大拇脚指的位置有个带钻的蝴蝶结,非常漂亮。但是穿第一天就把脚面的一个位置磨破,出血。

但是毕竟是生活费里挤出来的钱给自己买的第一双品牌鞋,束之高阁或者扔掉还是可惜。就贴了创可贴穿了,等创面恢复好竟然发现再也不会磨破了,而且好穿到起飞。再加上鞋子非常百搭,成功的陪了我整个夏天。

庆幸大学脚已经不会长大,结果第二年时候再拿出来穿,依然是磨破、出血。依然等伤口恢复好,又是一个夏天。等第三个夏天再穿的时候,直接给舍友说,这个不折磨我一下就不会被我驯服。然后果然……

直到大学毕业收拾东西的时候,才依依不舍的把陪伴了我三年的鞋子扔掉。现在回想起来,真不知道自己怎么能够忍受那么久。

大概是因为磨脚面比磨脚后跟更容易让人接受吧。和这个比起来,其他的鞋子就更无法忍受,除了运动鞋,其他的鞋子都是在掉跟和磨脚后跟二选一中折磨我。

20多岁的年龄,还是迷恋白领伊人的感觉,穿上高跟鞋就像已经年薪百万,高跟鞋成了工作用鞋的唯一选项。哪怕是路上各种挤公交挤地铁,也会在办公室放好鞋子,等着来换上。以致于某次去某公司面试,看到前台漂亮的小姐姐穿着软质拖鞋接待我们惊愕不已。

每次买鞋的时候,因为两个脚不太一样大,总是有一个掉跟的。卖鞋的小姐姐都是耐心并贴心的说垫搬垫就好了。我知道好不了,但是面对漂亮的鞋子总是拒绝不了,然后自己依然受煎熬。

后来流行平底鞋,即使是平底,一脚踩下去,也是在磨脚后跟和掉跟中纠结。记得有一次穿着一双厚底新鞋,开始还庆幸不掉跟,还没走到公交车站已经后脚跟血肉模糊,去药店买了创可贴贴上也无计可施,最后直接把鞋子后面踩在脚底下才达到了目的地。

即使经常这样,还是幻想会不会像大学那双鞋子一样,磨一磨就好了。但是还是不行,经常买的时候很开心,穿的时候很痛苦。然后束之高阁,继续买买买。

穿的唯一一双舒服而且不掉跟的平底鞋,蓝色的,配裙子非常好看。结果在一个下雨天的夜晚,坐出租车回家,一下下车一脚踩在烂泥里,加上鞋子已经穿了两年了,又是皮质的,直接报废。再也买不到这双鞋了。即使后来在淘宝流行的时代,凭借记忆各种搜索还是找不到这双梦中情鞋。

开始的鞋子大概在一百多,后来是二百多,随着收入的稳定,最后似乎价格锚定在500左右。那时候已经从达芙妮提高到百丽了。百丽的鞋子开始也就399,499的样子,等后来飙升到799、899,也是等打折捡漏的买。

似乎很长一段时间,不论是买衣服还是买鞋子买包,都会给我自己锚定一个价钱,在品牌里面给自己选择价格最合适的,即使是换季打折。

后来认识老公,有一次约会,又是脚后跟难受的不行,老公说,不合适的就扔掉好了,何必为难自己。突然觉得悟了,原来还可以这样的选择。后来老公确实是这么做的,不管给他买多贵牌子的鞋,只要不合适的,穿一次就扔掉。我才知道什么叫不要内耗。

于是我开始把鞋柜里堆积很多的,买了不舒服又不舍得扔掉的鞋子都扔掉了,整个人都轻松很多。

上班不久开始开车,因为极度的安全意识和不怎么高超的开车技术,是必然不能穿高跟鞋开车的,所以平底鞋成为必选项,哪怕在办公室放上几双高跟鞋,车上也必备平底鞋。平底鞋也必须是系带的,很是担心一脚蹬那种踩个刹车给飞出去。

婚后很快怀孕,穿平底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。于是开始买舒服的运动鞋,即使是夏天的凉鞋,也必须是平底系带的。

结果慢慢的,疫情来了。疫情以后得社会变成了躺平的社会,也变成了运动鞋一统天下的世界。

运动鞋还是买的,经过各种比较,品牌锁定安踏。国产、舒服、价格适宜。但是凉鞋还是有很多选择。

依然习惯性的选择大品牌。继达芙妮一蹶不振后,鞋业开始百花齐放,百丽还是好的。

后来带娃,即使是平底高跟带袢也无法接受了。再加上婚姻关系牢固没有危机感,平底凉鞋成为唯一选择。

开始还是商场里599、399、299。消费一直降级。也确实各种品牌都在打折,生怕人们买不起。但是选择也让人眼花缭乱,各种款式雷同,平底鞋也越来越多,即使是品牌不同,价位不同,同款的鞋子似乎在每个专柜出现,还被标上不同的价钱。买最贵的不想当冤大头,买最便宜的怀疑质量,也干脆不买了。

连着两年在网上买到100多的凉鞋,也就穿一年的样子。感觉质量还是可以的。

但是这几年又发现,如果不选择高档商场,其他商场里的鞋子简直是白菜价。

去年赶着换季用99从网上买了一双凉鞋,穿了几天收起来,今年穿和新的一样。但是这几天突然发现断底了。也不奇怪,每次穿都感觉怪怪的,不跟脚的感觉。看了看网上依然还是100左右的样子。想起商超里的鞋子经常白菜价卖,再加上8月末都在换季,准备去碰碰运气。

一进门,59的招牌很是吸引人。看上一双,还好有我的码,试了一下惊为天人。服务员还说这是之前二百多打折的款,付款的时候让注册会员,说不是会员系统里显示99,会员价是59。顺利用99拿下。

于是我穿上了这几年买到的最好穿的凉鞋,即使没有可以调节的扣,前后左右都好好的,脚底下软软的,很有弹性的感觉。

虽然这几年家庭收入一直在增加,即使有了孩子偶尔看到家庭月度消费有点紧张,但是每个月剩余的钱还是之前收入的好几倍。但是为什么消费一直在降级,不舍得给自己花钱了呢?

再看商场,前几年动辄799、999还是一堆人在试穿在抢购,经常是断码断款。但是现在怎么好一点的商场就门可罗雀了呢?

经济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。但是即使说人到中年,对自己好一点的宣传铺天盖地。在我穿了这一双59又舒服的鞋子后,恐怕以后我也会在实体店里乖乖买鞋。也不再限制于大商场。款式喜欢的、舒服的,适合自己的就好。是款式适合,真的不用在内心给自己锚定一个价格。大概生活不断给人惊喜吧。

版权声明:
作者:congcong
链接:https://www.techfm.club/p/223803.html
来源:TechFM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